信息中心

洞庭湖治理未有穷期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1998年以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不断加大洞庭湖治理力度,有效提升了洞庭湖区抗御洪涝旱灾的能力,增强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极大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有力促进了洞庭湖区可持续发展。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江湖关系的变化,洞庭湖仍然面临不少突出问题,旧问题与新矛盾交织,保护与治理双重任务压头。可以说,洞庭湖治理任重道远、未有穷期。

    防洪形势依然严峻。三峡工程运行后,当长江洪水与湘、资、沅、澧四水遭遇,通过拦蓄长江干流上游来水,可以减少洞庭湖入湖水量,使洞庭湖防洪形势得到改善,但长江洪水量大,洪峰历时长,而三峡水库库容不到长江年均入库水量的1/20,对特大洪水调控能力有限,且三峡水库防洪保护重点为荆江地区,如遇1954年型洪水,洞庭湖城陵矶附近仍有约305亿立方米的超额洪量,洞庭湖区防洪形势依然严峻。

    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洞庭湖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时空分布不均,加之受江湖关系变化特别是长江三口分流急剧减少影响,季节性缺水、水质性缺水问题严重,供水、灌溉问题日益突出。2003年以来,洞庭湖连续10年出现较枯水位,2009年10月洞庭湖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21.62米,湖泊水面平均面积仅为538平方公里,蓄水量仅为6亿立方米,严重影响城乡供水安全。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长江三口除松滋西支外,一年内平均有5~10个月的断流时间,将给当地水资源利用造成严重影响。预计到2020年,湖区岳阳、益阳、常德3市缺水量平水年份约为5亿立方米,枯水年份约为20亿立方米。缺水主要在华容、南县、安乡等县,缺水时段集中在4月下旬到5月份和9月下旬到10月份;缺水形式表现为资源性、工程型水资源短缺,是未来湖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水生态问题突出。由于枯水期三口分流减少,入湖水量减少,洞庭湖水面面积缩小,湿地萎缩加剧。内湖、内河水体富营养化、干涸淤积严重,血吸虫病防治难度加大。近年来,受湖区枯水位提前影响,湿地呈退化趋势,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严重影响,并导致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锐减。如2006年秋季的极端枯水,使得各类型湿地面积萎缩,洲滩植被生长不良,候鸟越冬栖息地面积减少。同时,湖区现有钉螺面积达262.11万亩,占全国的51%,血吸虫病人已达20.5万人,血吸虫病害防治任务艰巨。

    水利工程建设滞后。一方面,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洞庭湖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标准整体偏低,在全国大江大河治理中处于落后地位。目前,洞庭湖区一线防洪大堤除长江干堤和11个重点垸防洪标准较高外,其余堤防防洪标准不足20年一遇,还有1400公里一线防洪大堤和6100多公里的内湖、撇洪河堤防没有除险加固;蓄滞洪区安全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有序分蓄洪水困难;排涝体系不完善,现状排涝能力仅为5~10年一遇,还有56万千瓦的灌排泵站未进行系统改造,难以有效保障湖区防洪安全。另一方面,供水工程体系仍不完善,供水保障能力仍然不高。我省湖区尚有28.67万城镇人口存在饮水安全问题;农村实际饮水困难人口达187.89万人,占湖区农村总人口的38.5%;湖区1161万亩耕地灌溉设施未纳入节水灌溉改造,其中有290万亩耕地无灌溉设施,农田灌溉率和灌溉保证率均较低。同时,湖区水生态修复与保护及河湖健康工程也尚未列入治理日程。

    水利管理任务艰巨。目前,湖区水利管理能力仍显不足,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尚未建立,水资源节约、开发、利用和保护乏力;水域和岸线管理缺乏制度支撑,开发建设项目非法占用水域、岸线比较严重;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体制不顺,基层水利管理人才缺乏,管理经费不足,工程建设完成后运行管理举步维艰;执法监督能力较弱,涉水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等等。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贯彻省水利厅党组部署,按照洞庭湖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以“稳定江湖格局、完善减灾体系、提高供水保障、修复河湖健康”为目标,遵循“以人为本、江湖两利,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快构建五大体系(江湖稳定工程体系、防洪减灾工程体系、供水保障工程体系、河湖健康工程体系、现代水利管理体系),力争实施六大关键工程(重要防洪区防洪保安工程、蓄滞洪区安全建设工程、四口河系整治工程、河湖连通工程、湖区灌排体系工程和城陵矶综合枢纽工程),加快进行洞庭湖区综合治理,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粮食安全和水生态安全。(湖南省洞庭湖水利工程管理局局长 沈新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