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十二五”沅江完成水利建设投资34.3亿元

“十二五”期间,沅江市水利建设完成总投资34.3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农村饮水安全、防洪薄弱环节、抗旱水源工程、农田水利等民生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生产水平、保障农业生产发展、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推动经济繁荣发展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真正惠及全市75万人民群众,为沅江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7月,是检验全市水利系统整体能力的日子,全市314公里一线防洪大堤、147处穿堤建筑物,在近一个月高洪水位威胁下,安然无恙度过汛情。在每年因强降雨而导致城市出现看海现象的情况下,我市在历年来最强降雨的七月,城区却没有出现一处积涝。这既与提前调度有关系,也与排涝设施的升级改造有密切联系。

过去五年,全市水利共完成投资34.3亿元。堤垸建设成绩突出,共双茶蓄洪垸安全建设已全面启动,保民蓄洪垸安全建设已全面完工,完成投资6.23亿元;山洪灾害防御明显加强,全市山洪灾害预报系统、水雨情自动测报系统建设已完工,山洪灾害易发区工作进展顺利,在抗御山洪灾害中发挥了显著作用,完成投资400万元;防洪排涝及灌溉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投资2.14亿元完成明山、紫红洲、沈家湾三大排区泵站的更新改造。投资2239万元稳步推进全市15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防汛抗旱基础设施进一步强化,河道整治初见成效;民生水利成效显著,全市兴建供水工程37处,完成国家投资15885万元,解决农村安全饮水人口63.86万人;水利血防工程进展顺利,通过3年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已完成衬砌支渠9.6公里,斗农渠321公里,新建泵站2077KW,新建渠系建筑物3183处,完成投资7319万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新进展,3处9平方公里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治理,完成投资470万元。

十三五期间,沅江市将创建全国县级水生态文明城市,打造“五湖水城、生态沅江”,有效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全面建立,节水型社会基本建成,用水总量得到有效控制,用水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科学合理的水资源配置格局基本形成,抗洪保安能力、供水保障能力、水资源承载能力显著增强;水资源保护与河湖健康保障体系基本建成,水功能区水质明显改善,城镇供水水源地水质全面达标,生态脆弱河流和地区水生态得到有效修复;水资源管理与保护体制基本理顺,水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未来五年,将把水利建设同沅江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中心任务结合起来,发构建水利保障体系为核心,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利改革和管理,破除制约我市水利发展的机制体制障碍,增强水旱灾害综合防御能力、水资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能力、水土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能力以及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确保各项水利发展目标任务顺利完成,确保深化水利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为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生态安全。(廖文 刘常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