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大禹治水
      关于这次征服洪水的传说,我国古代史籍留下了许多珍贵的记录。传说在洪水威胁面前,当时有关部落的首领曾聚集在一起,召开了一次部落联盟议事会议。会议最初决定由禹的父亲鲧负责主持这一艰巨工作,鲧在接受任务之后,就率领群众努力工作,他治水所采用的办法,据说仍然沿用共工氏筑土围子的传统。在先秦的记载中有“鲧障洪水”①[注:《国语·鲁语上》。以下关于禹的传说,以先秦记述为主。下限截至《淮南子》],“鲧作城”②(注:《吕氏春秋·君守》),都是用堤埂把主要居住区和临近的田地保护起来的意思。这种堤埂把居住区围护起来,类似后代北方农村的“护庄堤”,也就是城的雏形。不过,那时我国原始社会经济逐渐有所发展,黄河两岸出现了更多的居民点和农业区,洪水来了,再沿用局部“障洪水”的老办法自然难以普遍保障居民的安全和生产,鲧墨守陈规,不求改进,当然很难成功。但鲧的敢于斗争的精神,长久以来被人民所追念,传说夏代人们把鲧看作是他们的光荣的先祖,每年都要举行祭祀,大概就是这个缘故③(注:《国语·鲁语上》记载:“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禘、祖、郊、宗分别为不同的祭祀典礼)。接着,部落会议又推举鲧的儿子禹继续主持治水工作。据说禹是一个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的人,他吸取了他父亲失败的教训,虚心向有经验的人请教,努力探索新的治水方法。他还找到伯益、后稷以及共工氏的后代四岳等部落首领做助手,决心制服洪水,为民除害。他们组织广大群众一齐动手,禹作为一个部落首领也“身执耒臿,以为民先。”④(注:《韩非子·五蠹》)工作艰苦而繁忙,据说禹忙的没有功夫梳洗,腿上的汗毛被磨光了,皮肤也被太阳晒得黑黑的。由于人民群策群力,艰苦奋斗,经过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制服了汹涌的洪水。洪水退去之后,人们于是“降丘宅土”①(注:《尚书·禹贡》。关于《禹贡》著作的年代,今人已有基本一致的看法,成书约在战国中期,是一本托名圣王,总结战国时地理知识的著作。显然,《禹贡》作者当时也只能依据传说,指出一两千年前禹河经行的大略)从丘陵高地搬到肥沃的平原上来居住和生产了。后世的人们热情歌颂这次治洪的胜利,他们唱到:“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②(注:《诗·商颂·长发》)称颂“禹有功,抑下鸿,辟除民害。”③(注:《荀子·成相》)

  禹时的经济活动大约还限于以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地区,禹的治水活动大约也主要在这一带。那时黄河的行水路线是“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油,至于大任,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④(注:《尚书·禹贡》。关于《禹贡》著作的年代,今人已有基本一致的看法,成书约在战国中期,是一本托名圣王,总结战国时地理知识的著作。显然,《禹贡》作者当时也只能依据传说,指出一两千年前禹河经行的大略)黄河在孟津以上,夹于山谷之间,数千年来没有大的变化。孟津以下,汇合洛水等支流,改向东北流,经过今河南省北部,再向北流入今河北省,汇合漳水(即古降水),一齐向北,流入今邢台、巨鹿以北的古大陆泽中⑤[注:黄河北行,横断海河水系,所形成的沼泽湖泊恐怕也不只是一个大陆泽(可能是大陆泽最著名而已),这里的许多大湖后来都被黄河和漳水的泥沙淤平了]。再往下黄河主流分为几支,即所谓“播为九河”⑥(注:古代的所谓九,并不一定指的是一个确实的数字,而往往用来形容多数的意思,如“九川”、“九山”、“九天”、“九载”、“九族”之类的用法很多。所谓“播为九河”,大约是黄河下游支流散漫状况的描述),各分支顺着地势,向东北方向入海。入海之处因有潮汐迎送,甚至倒流,所以形容为逆河。黄河入海处“播为九河”,而在大陆泽以上黄河主流独行,主要是自然形势如此。如果说是经过治理的话,那时各地开发的程度不同,现代的河南北部和河北南部禹时已经比较重要。传说著名的颛顼帝的帝都,就在今天的濮阳,自然不宜让黄河在这一带散漫横流。河北的东部当时很少有人居住(这一带至今未发现有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而,任黄河尾闾“分播为九”,畅流入海也是可能的。